發展服務型制造 培育船舶工業新動能
發布時間:
2020-08-19
在全球船舶市場持續深度調整的背景下,船舶工業如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我國制造業近年來轉型升級的實踐證明,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是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的突破點。
在全球船舶市場持續深度調整的背景下,船舶工業如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我國制造業近年來轉型升級的實踐證明,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是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的突破點。所謂服務型制造,就是制造與服務融合共生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船舶工業具備在我國建設世界制造強國的進程中率先突破的基礎和條件。我國船舶工業要通過創新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延伸服務鏈條,提供“生產+服務”的完整組合,提質增效,增強競爭優勢,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建設制造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span>
隨著國際航運市場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全球船舶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我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單純依靠生產規模推動發展的生產型制造難以為繼,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成為船企提升競爭力和獲取利潤的重要途徑。當前,在航空和國防、汽車制造、工業自動化、通信設備制造、生命科學和醫藥設備等領域,服務正成為制造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這個現象表明,只有突破“服務”這一短板,船企才能把握當今世界制造業服務化的機遇,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前行。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競爭格局深度調整中,發展服務型制造是我國船舶工業重構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主要造船國家正加快向“制造+服務”轉型,尤其注重技術、知識、信息和服務的投入。隨著傳統比較優勢的削弱,推動服務型制造的轉變,將有力促進我國船舶工業在新的產業競爭環境下搶占未來的制高點。
服務型制造是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提升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吨袊圃?025》《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船舶配套產業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16~2020年)》等為船舶工業打造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指明了方向。船舶工業要抓住政策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具備的條件,下大力氣培育和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一方面,可借助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新技術,全面展開市場新攻勢,構建具有共享經濟特質的服務型制造新業態,加速轉型,實現逆勢突圍;大力開展多元化服務,在設計、定制化、協同制造、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信息增值等方面提供延伸服務,使業務范圍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以實現制造與服務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 融合。
另一方面,要學會從“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 轉變。比如,不僅為海洋油氣開發提供安全、經濟、適用的裝備,更要針對油氣公司全生命周期油氣開發作業提供 “技術+商務”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近年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以生產智能化、產品高端化、服務型制造來提升產能競爭力,通過提升存量產能的增值服務能力積極搶占市場資源,在推動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方面作出了表率。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船企向服務型制造轉型,不是以淡化或放棄制造為目的的“去制造化”,而是立足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制造能力,向更高層次的變革。無論是從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變,還是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本質上都是通過服務為航運和海洋資源開發等產業鏈創造更大的價值。我國船企要朝著服務型制造的方向邁進,通過提升自主研制能力來衍生更多的服務需求,占領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推動船舶工業優化升級、由大變強。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新新聞
客服熱線
在線留言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資訊
- 返回頂部